清末火箭官张鸣岐:36岁封疆大吏,孙子有颗星,自己却当了汉奸
我跟你说,看历史啊,最怕的就是把人脸谱化,好人就好上天,坏人就坏透顶。可真实的历史人物,那叫一个复杂,常常让你看完之后,心里五味杂陈,不知道该怎么评价。今天聊的这位,张鸣岐,就是这么个主儿。
先不说他,咱们先聊聊他的孙子,张存浩先生。这位可是我们国家响当当的大科学家,中国科学院的院士,主要搞的是化学激光研究。这么说你可能没概念,这么讲吧,他在这个领域的成就,那是开创性的,2013年拿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。为了表彰他的贡献,国家特地把一颗小行星命名为“张存浩星”,编号19282。天上有一颗星,用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命名,这是多大的荣耀!
按理说,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后代,祖上肯定也是积德行善、光耀门楣的人物吧?可你要是翻开张鸣岐的履历,看到最后,恐怕得倒吸一口凉气。他的人生,简直就是一出高开低走的戏,前半场有多风光,后半场就有多落魄,甚至可以说是身败名裂。
张鸣岐是山东人,他爹是个农民,后来做了点小买卖,攒了点钱,给自个儿捐了个小官。搁现在看,也就是个普通家庭出身。可张鸣岐本人,那脑子绝对是顶配的。光绪二十年,才19岁,就中了举人。在那个年代,举人是什么概念?范进中举直接就疯了,你就知道含金量有多高。
中了举人,只是他开挂人生的一个起点。他没像别的读书人那样老老实实排队等官做,而是南下广东,进了当时两广总督岑春煊的幕府当幕僚。这个岑春煊可不是一般人,他性格刚烈,办事雷厉风行,人送外号“官屠”,是晚清政坛上的一位狠角色。能在他手下混,没两把刷子是不行的。
张鸣岐不仅混下来了,还混得风生水起。后来他又跟了李鸿章的侄子、广西巡抚李经羲。有这两位大佬提携,他的仕途就像坐上了火箭。29岁那年,他就被保举为广西太平思顺道的道台,正四品。搁现在,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,已经是厅级干部了,而且还是手握实权的地方官。
这还没完。一年后,他署理广西布政使,从二品。又过了一年,实授。再过一年,32岁,署理广西巡抚,正二品。到了33岁,巡抚的位子就坐稳了。从一个举人,到封疆大吏,他只用了短短十几年。要知道,清朝那会儿,多少人一辈子就是个七品芝麻官,熬白了头发都升不上去。他这速度,简直是官场奇迹。
35岁,他又被任命为两广总督,这可是清朝最顶尖的几个职位之一了,管着广东广西两省的军政大权,妥妥的封疆大吏。那一年,他才36岁。回看他这一路,除了他自己能力确实出众,善于交际,更重要的是他跟对了人,踩准了时代的节点。晚清那会儿,朝廷急需用人,尤其是有新思想、懂洋务的干才,他恰好就是。
可好景不长,他总督的位子还没坐热乎,武昌城一声枪响,大清亡了。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,把他这种旧时代的精英给甩了下来。他倒也识时务,选择了下野,在上海天津当起了寓公。
要是他就这么安安稳稳地当个富家翁,那后人提起他,顶多也就是一声叹息,惋惜一个生不逢时的能臣。坏就坏在,他不甘寂寞。民国初年,袁世凯想当皇帝,搞起了“洪宪帝制”。张鸣岐觉得机会又来了,上蹿下跳,成了“筹安会”的积极分子,带头劝进。袁世凯一高兴,封了他一个一等伯爵。
结果呢?袁世凯的皇帝梦做了83天就醒了,张鸣岐这个伯爵也成了个笑话。他又一次政治投机失败,只能灰溜溜地继续回天津当他的寓公。
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,他顶多算是个政治眼光不行的投机者。可接下来他的选择,直接把他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。抗战爆发后,华北沦陷。日本人为了更好地控制占领区,扶植了一个叫“华北政务委员会”的傀儡政权。这个政权,说白了就是帮着日本人管理中国人、压榨中国人的汉奸机构。
1942年,已经67岁的张鸣岐,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,竟然接受了邀请,出任了这个伪政权的委员。你说他图什么呢?图钱?他当了那么多年大官,家底殷实,不缺钱。图权?一个傀儡政权能有多大权力?唯一的解释,可能就是那颗不甘寂寞、渴望权力的心在作祟。他这一步,彻底让他晚节不保。
1945年,就在日本投降前夕,张鸣岐在天津病死了,终年70岁。他死的时候,估计自己都想不到,他曾经为之奋斗和背叛的国家,即将迎来新生。
现在回过头来看,他的人生真是让人唏嘘。我手里还存着他当年当广西巡抚时的一份奏折影印件,内容特别简单,就是向朝廷报告,说庆远府的知府王祖同,因为母亲去世,按规矩要回家守孝三年,请求朝廷赶紧派个新知府来。皇帝的朱批也很简单:“知道了,已经派王毓芝去了。”就这么一件平平无奇的公务文书,字里行间透着一个官员的严谨和本分。
谁能想到,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循规蹈矩的官员,内心却充满了对权力的欲望和投机的冲动。他的一生,见证了一个帝国的崩溃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启。他曾是帝国最耀眼的政治新星,却在新时代里屡屡站错队,最后甚至选择与民族为敌。
张鸣岐这个人,你很难用一个词去定义他。他有才华,没得说;他没远见,也是事实。他的人生轨迹,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那个大变革时代里,许多中国旧式士大夫的迷茫、挣扎和最终的堕落。他的故事告诉我们,一个人的能力和他的品格,有时候真的不是一回事。而他那个光芒万丈的科学家孙子,或许正是张家后人对祖辈这段不光彩历史的一种无声的救赎吧。
正规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